首页

婉慈icon全网独家

时间:2025-05-28 16:26:29 作者:业界专家:推进港口智慧绿色转型 政策层面将继续加码 浏览量:27184

  中新网宁波5月27日电 (杨宏伟)5月27日,聚焦港口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全国港口科技创新大会在浙江宁波召开。中国港口协会会长顾金山指出,近年来我国港口行业科技创新成效显著,自动化码头建设全球领先,智能调度系统广泛应用,绿色低碳技术持续突破,作业效率与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27日发布的《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2025)》显示,宁波舟山港首次进入全球港口“世界领先”方阵,与新加坡港、上海港共同位列第一梯队。

  中新网还在现场了解到,浙江海港集团建成了全球规模领先的远控自动化设备集群港区,实现港口作业全流程自动化。布局港口“风光储氢”一体化能源体系,建成国内首条市场化规模化集卡绿色运输线。上海港研发了码头全域多场景协同多智能体系统,推进智能重卡规模运营,实现临港集疏运中心—东海大桥—洋山港稳定可靠安全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山东港口青岛港首创基于人工智能识别动态切层的电子船图技术,在船舶靠港时同步智能识别生成货物信息,为散货、件杂码头自动化奠定数据基础。宁波舟山鼠浪湖码头2024年码头全流程自动化作业量占比达85%,一线人员减少18%,生产质量提升10%。

  华为物流与仓储智慧化军团副总裁邱士奎介绍,得益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港口行业日益关注生产和经营管理协同。华为作为科技企业,正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帮助港口构建物流全要素数字化基础设施,实现人、车、货、场、单等要素的智能互联。

  顾金山称,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不仅为港口自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港口作为国际贸易枢纽面临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转型的重要机遇。

  他同时指出,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方面,中国的港口还存在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不完善,部分港口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等不足。他建议,港口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注重成果总结并及时形成标准。

  为推进港口绿色化智慧化转型,政策层面也将持续加码。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创新发展处副处长赵晓辉透露,交通运输部正加快出台《“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明确到2030年甚至未来更长时间的“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建设目标、推进路线、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工作。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祝振宇透露,港口协会正牵头会同多家港口企业进一步整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技术,目前进展情况良好。祝振宇呼吁全国港口以此为契机,在保持合理、公平的市场竞争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在科技、安全、绿色等领域的合作与协同,共同营造港口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巴黎奥运义乌又爆单 ?跟随洋弟子探寻“世界超市”的秘密

邵阳市新宁县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原局长黄锡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其弟弟、妻兄及妻弟在项目承揽、工程款拨付方面提供帮助的问题。2007年以来,黄锡在担任新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等职务期间,利用职权违规安排其弟弟黄某参与崀山商贸城步行街项目开发,并帮助其妻兄和妻弟承包该项目相关土建工程;通过提前告知工程项目发包信息、评标方式及向有关公职人员打招呼等方式,为黄某等人在项目发包、工程款支付、工程量增加等方面提供帮助,并收受上述人等所送现金共计127万元。黄锡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3年6月,黄锡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所享受的退休待遇,违纪违法所得被收缴,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贵州“村超”迎来香港明星足球队

在偏岩子岛试验区内,有的植株已经开出白色的花,有的甚至已经结出种子,其中最高的植株约1.5米,与原生长周期生长的植株高度一致。试验结果表明,疏花水柏枝已经适应了三峡库区消落带的新节奏。(完)

浙江告别冬天 11地市全部入春

还值得一提的是,眼下市场不仅押注美联储降息。根据市场人士对利率互换合约的统计,交易员们已经对其他多国央行首次降息的时点进行了完全定价。具体而言,市场押注欧洲央行、加拿大央行将于明年4月,美联储将于明年5月,瑞士央行、英国央行将于明年6月,新西兰联储将于明年8月,澳大利亚联储将于明年12月首次降息。

多位专家北京共论“民心相通的中国实践”

早在2021年,当时效力于日本乒乓球联赛的加纳纳塞卡然就在接受采访时放出豪言,“20年赶超中国队!”如同养成类游戏一样,这几年印度组合先后在韩国、日本和中国队身上拿到了关键的胜利。毫无疑问,他们将成为中国队在巴黎奥运会周期内又一个重点研究的对象。

现场直击第九批国家集采,42个品种再迎“降价风暴”

答:一是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研究丰富与碳排放权挂钩的金融产品及交易方式,逐步扩大适合我国碳市场发展的交易主体范围。二是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利用绿色金融或转型金融标准,加大对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信贷支持力度。三是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或再融资,募集资金用于绿色低碳项目建设运营,规范开展绿色债券、绿色股权投融资业务。四是大力发展绿色保险和服务,完善气候变化相关重大风险的保险保障体系。五是壮大绿色金融市场参与主体。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